四國遍路第56番泰山寺的歷史與起源
泰山寺有一個流傳已久的傳說,據說大師平息了因水災造成人們喪生的惡靈…。
弘仁6年(西元815年)左右,弘法大師曾到訪此地。一條名叫蒼社川的河流流經這個地區,每年到了梅雨季節都會氾濫成災,不但沖毀了農田和房屋,也造成人員傷亡,因此讓村民們感到恐懼和痛苦,認為這是一個名叫「人取川」的惡靈所為。大師聽聞此事後,便與村民們建造堤防,修行「土砂加持」密法,在祈願法會結束當日,大師在空中感應到延命地藏菩薩,並向菩薩稟告他的防洪祈願已圓滿完成。

四國遍路第56番泰山寺_參道|圖片來源:photo AC / acsunifu23
大師在修行的地方栽種了一棵「不忘松」,雕刻地藏菩薩像作為本尊,並建造了一座寺廟,將其命名為「泰山寺」。據說寺名取自《延命地藏經》十大願中的第一大願「女人泰產」。而取名「泰山」的用意,是將寺廟後面的金輪山比喻為聚集亡者靈魂的泰山,據說可祈禱亡者安息、安撫亡者的靈魂。

四國遍路第56番泰山寺_本堂|圖片來源:photo AC / acsunifu23
泰山寺後來成為淳和天皇(西元823-833 年在位)的祈願場所,作為一座擁有七堂伽藍、十座塔頭(包括地藏菩薩庵和不動菩薩庵)的巨大佛寺而繁榮。但因屢屢發生戰爭而遭到戰火侵襲,使寺院規模縮小,據說原本在金輪山頂的寺院,被遷移到了山腳下的現址,也就是大師親手種植的「不忘松」所在地。

四國遍路第56番泰山寺_弘法大師像及不動明王像|圖片來源:photo AC / acsunifu23
泰山寺右側約300公尺處,有一個名叫「塔之元」的地方,據說是《八宗綱要》的作者、鎌倉時代後期高僧凝然(西元1240-1321)的出生地。
四國遍路第56番泰山寺的看點
不忘松

四國遍路第56番泰山寺_不忘松|圖片來源:photo AC / 梅さとちゃん
這棵名為「不忘松」的松樹,傳說是弘法大師親手種植的。據說坐在枯萎的樹樁(樹木被砍伐後剩下的根部)上對腰痛有好處。現在寺院正在種植不忘松的分株新苗。
四國遍路第56番泰山寺相關資訊
派別及本尊
宗派:真言宗
本尊:地藏菩薩
創建者:弘法大師
交通方式
地址:愛媛縣今治市小泉1-9-18
電話:0898-22-5959
停車場:40台(須付費)
納經所:走上樓梯進入寺院,正面的右手邊
納經時間:0800-1700
宿坊:無
交通方式:
🚗開車:西瀨戶自動車道今治IC轉196號國道,朝片山方向行駛1公里
🚃搭車:JR予讚線今治車站下車,轉搭瀨戶內公車(せとうちバス)經鈍川往神子森路線,在小泉下車,徒步10分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