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國遍路第55番南光坊的歷史與起源
在四國遍路八十八所佛寺中,南光坊是唯一有「坊」字的寺廟。正式名稱為光明寺金剛院南光坊。雖然位於今治市中心,但它有著古老及悠久的歷史,與航海之神、伊予一宮的大山祇神社有著深厚的淵源。

四國遍路第55番南光坊_本堂|圖片來源:photo AC / acsunifu23
推古天皇在位第二年(西元594年),僧侶行基奉旨在大三島建造本寺廟。後來到了大寶三年(西元703年),越智玉澄奉文武天皇的聖旨辦理祭祀活動,擔心風浪影響祭祀儀式,便向該地區的神社請來神明供奉於此祈福,稱其為「日本總守護三島的地御前」。弘法大師在四國巡教時造訪了別館,在此進行了佛樂(以誦經、奏樂、舞蹈來娛樂神佛。另外,也將日本的詩歌、表演藝術等奉獻給神佛),並將其指定為四國聖地第55座寺廟。

四國遍路第55番南光坊_大師堂|圖片來源:photo AC / acsunifu23
後來,在伊予國爆發的「天正戰爭」(西元1585年)中,神社和寺廟遭到徹底地摧毀,只有南光坊以作為別宮大山祇神社的分寺而獲得重建。 慶長5年(西元1600年)藥師堂被重建,作為今治藩主藤堂高虎的祈禱場所;江戶時代,藩主久松家也將其作為參拜場所,並供奉祭祀費。此外,隨著時間的推移,明治時代初期的廢佛毀釋政策(指日本歷史上打擊佛教的主張與政策),將本堂供奉的本尊大通智勝如來、脅侍彌勒菩薩和觀世音菩薩等佛像移至南光坊藥師堂,與別宮大山祇神社徹底分開。

四國遍路第55番南光坊_境內風景|圖片來源:photo AC / acsunifu23
昭和20年8 月(西元1945 年),在太平洋戰爭的最後階段,南光坊在一次空襲中被摧毀,僅留下大師堂和金比羅堂完好無損。現在的本堂是昭和56年(西元1981年)秋天重建,而藥師堂則是平成3年(西元1991年)春天重建,同年也重建了山門。
四國遍路第55番南光坊的看點
金比羅堂

四國遍路第55番南光坊_金比羅堂|圖片來源:photo AC / acsunifu23
這裡供奉著從香川縣金刀比羅宮請來的金比羅大權現,在江戶時代重建。昭和20年(西元1945年)的一場空襲中,與大師堂一起倖存下來。
松尾芭蕉句碑

四國遍路第55番南光坊_松尾芭蕉句碑|圖片拍攝:走讀日本旅行趣
這是江戶時代初期著名的俳句詩人松尾芭蕉(西元1644-1694年)所創作的詩句,意思是「說完某人的缺點後,我有一種不好的回味,一種孤獨的感覺。」以此比喻對任何事情說了多餘的話,可能會導致災難降臨。這座石碑因為遭遇戰火而出現裂痕,據說是由一位仰慕松尾芭蕉風格的人所建,但建造年代不詳。
筆塚

四國遍路第55番南光坊_筆塚|圖片拍攝:走讀日本旅行趣
這座石碑是為了紀念知名的書法家川村驥山(西元1882-1969年)來此參拜而建立的。他當時戴的斗笠,現在陳列在納經所裡。
四國遍路第55番南光坊相關資訊
派別及本尊
宗派:真言宗御室派
本尊:大通智勝如來
創建者:行基
交通方式
地址:愛媛縣今治市別宮町3-1
電話:0898-22-2916
停車場:20台(免費,繞過大門進入寺院內停車)
納經所:寺院境內南側(面向本堂的左手邊)
納經時間:0800-1700
宿坊:無
交通方式:
🚗開車:西瀨戶自動車道今治北IC轉317號國道,朝今治市區方向行駛4公里
🚃搭車:JR予讚線今治車站下車,徒步5分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