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國遍路第54番延命寺的歷史與起源
在今治市中心西北方約6公里處,有一座海拔約244公尺的山,名為近見山,這也是延命寺山號的由來。據說,這座山頂上排列著七座佛堂,山谷裡有一百多間僧房,都是延命寺這間寺院的範圍。

四國遍路第54番延命寺_本堂|圖片來源:photo AC / acsunifu23
根據記載,養老時代(西元717-724年),聖武天皇(西元724-749年在位)下聖旨,命令僧侶行基雕刻大日如來的化身不動明王像,供奉為本尊,並創建了一座寺廟。到了弘仁時代(西元810-824年),弘法大師收到嵯峨天皇(西元809-823年在位)的聖旨,重建這座寺廟作為信仰和學習的中心道場,將其命名為「不動院.圓明寺」,並設定為皇室家族祈禱的場所。雖然「圓明寺」的名稱一直沿用到明治維新,但是卻經常讓人與位在松山市同名的第 53 號寺廟圓明寺搞混,因此改為「延命寺」,這是自江戶時代以來的通用寺名。

四國遍路第54番延命寺_大師堂|圖片來源:photo AC / acsunifu23
此後,寺院多次毀於火災,但又屢次重建,在享保12年(西元1727年),與倖存的本尊一起遷至近見山麓現址。在此期間,鎌倉時代的文永五年(西元1268年),華嚴宗的高僧凝然(西元1240-1321年)隱居在寺院的西谷僧房,撰寫了《八宗綱要》,「八宗」指的是法相宗、俱舍宗、三論宗、成實宗、華嚴宗、律宗、天台宗和新起的淨土宗,共分為上、下兩卷,據說是佛教初學者的入門書籍,也是研究日本佛教史的重要文獻。

四國遍路第54番延命寺_境內風景|圖片來源:photo AC / acsunifu23
寺內還留有四國第二古老的真念路標,境內有一棵馬醉木,從春分前後大約一個月,會開出美麗的白色花朵。
四國遍路第54番延命寺的看點
山門

四國遍路第54番延命寺_山門|圖片來源:photo AC / acsunifu23
這是舊今治城的城門之一,完全由櫸木所製成。明治初期,從今治城拆下來後,由政府單位出售給民間,延續到今日。
火伏不動尊(火伏せ不動尊)

四國遍路第54番延命寺_火伏不動尊|圖片來源:photo AC / 梅さとちゃん
延命寺的本尊為不動明王。矗立在本堂前的這尊,頭戴王冠,是罕見的不動明王雕像,歷經多次火災卻倖存下來,因此命名為火伏不動尊。
四國遍路第54番延命寺相關資訊
派別及本尊
宗派:真言宗大豐山派
本尊:不動明王
創建者:行基
交通方式
地址:愛媛縣今治市阿方甲636
電話:0898-22-5696
停車場:20台(繳志納金)
納經所:穿過山門的左手邊
納經時間:0800-1700
宿坊:無
官網:https://enmeiji.info/
交通方式:
🚗開車:西瀨戶自動車道今治IC轉196號國道,朝阿方方向行駛3公里
🚃搭車:JR予讚線今治車站下車,轉搭瀨戶內公車(せとうちバス)往菊間路線,在阿方下車,徒步10分